阅读理解
春秋时,鲁国施家有两个儿子,长子精通儒学仁义,幼子擅于军事指挥。长子听说齐国流行儒学,便用自己的思想去游说齐王,齐王大加赞赏,赏赐给他大笔的钱,还请他做了太师。幼子得知楚国好武兴斗,便用自己的主张去游说楚王,同样赢得了赏识,被楚王封为军官。兄弟俩官运亨通,令施家上下备感荣耀。
孟家居住在施家隔壁,他家也有两个儿子,与施家儿子一同长大,所学所长也差不多,却一直过着贫贱的生活。孟家对施家羡慕不已,谦恭地讨教起经验,施家如实地讲述了两个儿子“发迹”的经过。
孟家如获至宝。不久后,他家就决定派学过儒学的儿子去秦国,而派爱好军事的儿子去卫国。孟家儿子来到秦国,迫不及待地用儒术游说秦王,结果没待说完,秦王就插话说:“如今大战在即,靠的是军事和实力,如果用仁义治国,注定死路一条……”秦王下令阉割了他,并把他驱逐出境。
孟家另一个儿子来到卫国,企图用军事游说卫王。胆小怕事的卫王说:“我国弱小不堪,这些年都靠谨慎地侍奉大国才得以生存下来,你要我们出兵打仗,不等于拿鸡蛋砸石头吗?我担心你离开这里后就会跑到邻国去做宣传,这将给我们带来灭顶之灾!”卫王下令砍断他的脚,再将他遣返回国。
施家听说了孟家的不幸遭遇,忍不住感叹:“再好的方法,如果脱离了环境,也将招致灾祸。”做什么事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尤其是在效仿他人的经验时,务必要弄清他人这样做的前提和背景,否则盲目照搬照抄,生搬硬套,往往会事与愿违,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。
关于施家的两个儿子,下列哪一项是对的?
A.他们都在本国任职
B.他们都受到重用
C.大儿子爱好军事
D.小儿子精通儒学
关于孟家,下列哪一项是对的?
A.孟家与施家关系不好
B.孟家派学过儒学的儿子去卫国
C.孟家派爱好军事的儿子去秦国
D.两个儿子均受刑并被驱逐出境
孟家儿子招致不幸的原因是什么?
A.一个儿子要消灭秦国
B.一个儿子要消灭卫国
C.脱离环境盲目模仿
D.两个儿子没有专长
文中画线部分“拿鸡蛋砸石头”的含义是什么?
A.拿着鸡蛋去敲打石头
B.鸡蛋不小心碰到石头上
C.比喻虽弱小但不怕强大
D.比喻不自量力,自取灭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