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外语类在职攻硕英语联考 >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30
金陵是中国城市( )古时的别称。
先秦周礼中的三公是太师、太保和( )。
五四运动是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以( )和( )为旗帜,向旧文化、旧传统展开攻击的运动。
北宋理学四大家是( )、( )、( )和( )。
北京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曾是明清的太庙,右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的社稷坛,这就是“左宗右社”的格局,“左宗”是( )的标志,“右社”是国土的象征。
“三礼”指的是( )、( )、( )。
汉桓帝时特设( )一职,专管收藏艺文图书,这便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专职国家图书馆馆长。
1974年,在江苏省盱眙县的西汉墓中发现了一幅( ),比公元1世纪的耶路撒冷彗星图还早100多年。
在中医看来,在人体这个错综复杂的生命网络中,直行和横行的部分就是( ),它们上下左右贯通起来就是人的生命体的隐藏系统。
“汉三宫”指( )、( )和建章宫。
初唐四杰是( )、杨炯、卢照邻和( )。
长篇小说《子夜》的作者是( )。
敦煌壁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是( ),壁画中的姿态凌空飞舞,有很强的动感。
( )又称“铜胎掐丝珐琅”,制作过程很复杂,有三十多道工序。
中国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后可以成婚,女子行笄礼的年龄则为( )。
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,日本为学习中国文化,多次派出了人数众多的使团,这种使团被称作( )。
在中国人的姓氏中,“司马”这个姓是由少数民族的称呼转化而来的。( ) 正确 错误
汉字的起源,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。( ) 正确 错误
中国古代将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必须奉敬的礼物称为“束惰”。( ) 正确 错误
宋太祖时期,把殿试录取的进士按照三等发榜,称为“三甲”。( ) 正确 错误

    相关试卷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34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33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32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31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30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29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28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27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26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25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24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23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22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21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20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19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18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17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16

    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(中国文化要略)模拟试卷15